【与民族共同体的困惑】民族共同体

时间:2019-03-17 04:41:36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抗日期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和缅北的抗战,其惊天动地的战绩和付出的巨大牺牲,近些年来已不再隐藏在尘埃中,一段段往事,一个个人物被挖掘出来。在形形色色有关这场战争的书籍中,章东磐的《父亲的战场》算是很另类的一本。
  这本书虽然有对一个个历史细节的多方求证,但其目的并非如传统史家那样,只是为了考证史实――尽管这也很重要。我觉得,这更是一部人到中年的退役军人一次内心情感的袒露,以及从普通人的角度反思多年来形成的主流历史观。
  作者是新四军的后代,他的父亲和远征军的老兵们,在抗战时是一起抗击外侮的袍泽,尔后又是阋于墙的兄弟。他去造访这些在世的老兵时,恐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在书中比较明确地传达出他对抗战的认识:一是抗战最重要的意义不是惨胜,而是不屈服,坚持下去,二是不必过分地强化抗战军队分属的党派,而要看到这是一场全民族抗战。相对于前几十年大陆官方史书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遮蔽,近来年又有另一个趋势,一些人赋予当时领导抗战的国民政府以及政治领袖过于绚烂的光环。这同样不是一种公允持平的历史态度,尽管当时的政府对抗战功不可没。
  书中一位老兵非常平淡地评价当时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说坚持抗战,那是他应该做的,他守土有责嘛!这才是一种告别了传统臣民的现代公民心态――政府是公民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公民对其提出要求天经地义,尽职尽责是政府的义务。
  抗战初期,几乎是一个完成近代化国家改造的日本,进攻一个还没有迈出中世纪的中国,这种比较不单指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组织,还包括国民意识。当时的日本国民已具有现代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中华民族之所以当时是“一盘散沙”,就是多数人只有一家、一地的“小共同体”概念,现代的民族概念和国家概念还未有普遍的共识。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很准确地反映了这点。
  经过八年抗战,越到后期,普通的中国人越感觉到,这场战争已非传统的改朝换代之战,而是一人、一家、一地都不能置身于外的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概念始逐渐清晰,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逐渐成熟。因此,才有川、滇等未被战火袭扰的大后方子弟,慷慨远征赴死。
  《父亲的战场》隐约触及这些问题,但看完后给人言犹未尽之感。如这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胜利者一方的老兵落魄江湖,烈士的墓庐被本民族人破坏,而失败者一方死者的姓名进靖国神社供奉……这个民族的共同体概念会不会总处在面相模糊的状态?这,或许是今天的我们需要继续面对的。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