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变迁与融合:大学文化冲突模型建构 退化变迁模型

时间:2019-06-12 05:01:22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大学文化按其载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学生文化。当下我国大学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其内部各团体文化之间因愿景、意识形态、价值观、行为倾向的差异导致合理文化力、期望文化力以及现实文化力的差异;教师文化的“体”与管理者文化的“用”、学生文化的“主体”与被“客体化”的文化角色错位,使文化冲突成为必然。基于此,通过构建我国大学文化冲突现状、变迁与融合模型,探索大学文化冲突进化路径和改革方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学文化 冲突 变迁 融合 进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09-04
  大学文化按其载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学生文化。大学教师文化是指大学教师在教学育人、学术科研活动中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管理者文化是指大学行政管理者在大学管理实践中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学生文化是指学生在校内外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视角和活动方式的精神复合体。各团体文化所代表的主体泾渭分明、异质化明显,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愿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
  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我国步入社会发展重要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教育而言,自她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文化相生相随,并互为前提,互相砥砺。教育在文化接触和传播中的濡化、在碰撞和更迭中的涵化、在冲突和变迁中的融合起着关键的作用。加拿大学者海霍以其力著“中国大学的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描述了中国大学文化冲突的百年沧桑。在文化多元化过程中,大学内部各团体问文化的濡化、涵化、冲突、融合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而文化冲突则是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文化冲突并非只有负面作用,沃勒早在1932年就指出:文化冲突兼具积极与消极功能。。大学组织功能的两重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整体功能的发挥及文化发展的走向。因此,分析大学各团体的冲突因素和文化力强弱,构建文化冲突现状模型,对处于文化变迁中的大学文化模型进行合理性的探索,构建大学文化变迁模型,并最终提出一个相对稳定、卓越的大学文化融合模型,对揭示大学文化冲突进化路径和改革方向将有所启示。
  一、大学文化冲突现状模型的构建
  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得到国家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在赋予大学更多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等功能并给予大学更多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大学文化的控制,促使大学走出象牙塔,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功能与责任。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军途中,客观地存在激活文化冲突的历史与现实条件。”激活的文化冲突在大学文化内部集中表现为管理者文化与教师文化的冲突、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以及管理者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笔者根据文化冲突相关理论、无结构非参与式的观察和对大学各团体进行抽样调查,提出如下假设:各团体文化力以线段AB、AC、BC的长短表示,他们之间文化力所形成夹角的大小与双方文化冲突的大小呈反相关关系。根据这个假设,构建了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冲突三角模型ABC(图1)。
  
  1 管理者文化与教师文化的冲突
  历史上,由学术自南与政治控制所引发的教师文化与管理者文化的冲突少有停歇。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史,春秋战国时期因周室衰微,诸候争霸,对教育的疏于控制而极大地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学术争得片刻的自由,孕育了中华民族空前灿烂辉煌的诸子百家思想。这场文化启蒙运动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至今的精神源泉,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今天的文化也得益于这场文化启蒙运动。而随着国家的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对教育的控制也日益加强,历史上的翰林院、太学、国子监等教育机构无不受国家的严格管制。新中国建立后,十年“文革”更使教育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教师文化也掉入文化深渊,虽改革开放后有所恢复,但大学教师像惊弓之鸟心有余悸,这种文化惯性延续至今。与我国的一贯制相比,西方国家之所以于当今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源于14~16世纪遍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她在冲破宗教神权束缚、政治控制的重围后,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文化、政治、艺术的发展。今天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很大程度上受惠于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学术也在赢得更多自由的同时引领着西方物质、精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西方大学依靠大学的学术自主支撑知识人不断地发挥个体独立批判的精神为人类创造福祉,现代中国大学却依然和传统大学教育一样依靠知识人个体独立批判的气节支撑整个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成为学术大师们最艰苦卓绝的坚守。“由于迫切需要大学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由于热衷于‘追赶’西方,所以(发达国家以外的)政府所给予大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要比西方少得多。”
  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自由、独立、平等是他们对教育环境的要求。教师(特别是社会人文科学的教师)的工作绩效和所创造的价值因难以量化且不直接与经济价值挂钩,使得经济利益并非他们的最终追求。另外,教师因学科之间的差异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文化的合力。因此,教师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教师个体人格和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化。这决定了大学组织结构“事实上是以结构松散为特征的”。教师的IT作性质和大学组织结构的特点为管理者加强对教师工作的控制提供了有利的借口,他们通过掌控教师的招募、评价、聘任、工资标准、升迁、辞退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控制教师的“生死”大权。
  
  睽诸当下,由于我国历史的文化惯性,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大学管理机制下,党政两套班子仍直接受命于同家,代表国家双管齐下地管理着大学,强调等级森严的科层体制,追求高效率,看重管理效益和自身政绩。随着学科研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管理者更是迫不急待地要求教师高效率、快速地出成果。管理者文化呈现的是一种由统治阶级主流文化作为其坚强后盾的集团文化。更有其者,有些大学高层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积累自己的“学术”资本,实现了管理与学术的“双肩挑”,进一步占据、挤压教师文化空间。管理者权力的泛化也导致其文化力的泛化,使得当下管理者文化力于大学文化中远大于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回顾一百年来的中国大学发展历程,我们在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许多大学文化的传承上脱节了,没有给予大学历史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反而在市场化浪潮中、在追赶国际接轨的心态中遗失了宝贵的精神资源。教师文化木应不仅引领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大学文化方向,更应是引领社会文化前进方向的核心文化,发挥化民易俗的价伉理性作用,本为文化的“体”,却常常被管理者文化弱化为工具理性的“用”。两者之间的定位差异导致了文化冲突的产生 并且有激化的趋势。从以上分析上可得出在大学文化中,管理者文化力AB>教师文化力AC。文化冲突与其他两者相比更为显著,其文化力构成的夹角∠BAC也就最小。
  2 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历史批判学派的第三代传人玛格丽特?米德依将从古到今的文化分为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三种不同的模式,并指出我们正处于前象征文化时代。前象征文化的特征是年长者不得不向下一代学习未曾有过的经验。在这样的文化模式中年轻一代会表现出强烈的抵抗倾向,上下代之间的文化冲突非常频繁。钱穆也认为:“(新学校)皆重知识传授,大学更然。一校之师,不下数百人。师不亲,亦不尊,则在校学生自亦不见尊。所尊者仅在知识,不在人。”在前象征文化时代,师生关系已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一方面,教师、学生因角色变化而引发文化冲突。教师的角色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荀子所强调的“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学生足子、是徒,依附于师,是教育的客体,演变成现代的一种雇员与顾客的契约关系。由于传统文化影响依然存在,意味着教师地位从天而坠地,学生客体地位上升为“上帝”式的消费者角色,这种师生角色的嬗变,带来教师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的同时,也引发了强烈的师生文化冲突。另一方面,师生互择权利的缺失也引发了文化冲突。由于招生制度的制约,除了博士生之外,师生互择远没达到双方自由选择和普及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仍是大学生有选择学校、专业的权利,但师生之间并没有双向选择的权利。他们之间是由行政权力分配而强加在一起的,这种双方的非自愿选择也是引起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此外,学生对老师知识依赖性的降低也引发了文化冲突。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知识来源的广泛性,再加上网络教育模式的兴起,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完全可以在不知道老师是何许人的情况下获得想要的知识,导致学生对教师知识的依赖性式微。不仅如此,前象征文化的特征更使得老师不得不屈尊向学生学习,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空前的动摇。
  
  在传统观念的文化惯性影响以及前象征文化的冲击下,师生之间因角色、地位、权利、期望的巨变而导致其价值观的不同,使得师生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受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影响,教师文化之于学生文化来说仍是强势文化。正如图1所示,教师文化力AC>学生文化力BC,而且师生文化冲突虽然直接,但却是一种比较浅层的冲突,因此其夹角∠ACB比管理者与学生文化冲突夹角∠ABC要大,说明管理者文化不直接与学生文化发生碰撞,而是通过教师文化这一中介把冲突传递给学生,因而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文化冲突虽不直接但更为深层。
  3 管理者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在学生的不成熟、不稳定的假设之上,应该对其进行控制。南于管理者文化的性质,使得其对学生的客体化定位比教师对学生的定位更为明显。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管理者势必通过学制、课程、规章、制度文化对学生进行控制、规约,以期对学生进行统一化管理,培养成更符合管理者文化期望的社会人才。在越发详细、严密的管理制度下,管理者文化得以加强,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选择权。
  与管理者的假设相悖,大学生追求的是在“自由、平等、民主”的大学文化中,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并以时代新文化、新价值观代表自居。在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选取什么教育内容,是在一定价值指导下进行的。但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当学习主体没有参与文化选择的时候,文化确定者的价值并非就是学习主体所认同的价值。”两者价值观的定位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产生,甚至时有激化迹象。两者之间冲突的激化一时间也掀起了反学校文化研究热潮,如西方的哈格里夫斯、阿普尔等,港台的蔡文辉、陈奎熹,大陆的钱扑、马和民、钱民辉、杨昌勇、张人杰等学者均对学生反学校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学生文化的“主体”地位被“客体化”地错位导致的文化冲突,以图形(图1)揭示为:学生文化为学校各团体文化中最为弱小的文化,管理者文化力AB>学生文化力BC,文化冲突较显著,两者间的夹角∠ABC较小。
  综上所述,借用功能――结构理论,将其内涵予以扩展和引申所建构的我国大学各团体文化冲突实然三角模型(图1)中,管理者文化力ABe>教师文化力AC>学生文化力BC,∠BAC 免地呈现出不成熟、不稳定的特性,但“南于大学生对依然未知的将来具有前象征性的理解,因而他们有了新的权威”,且处于前象征文化时代的大学生更具可塑性、创新性、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等新型文化的优点,如果置于一种未来的、开放的教育文化系统中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更可能在与教师和管理者文化的冲突中发挥促进作用,进溅出更多、更有创新性的学术思想火花,促进学术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经由大学文化的重新定位,以教师文化为主导、学生文化为主体、管理者文化处于服务地位的大学各团体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力的合理性回归所构建的大学文化变迁应然模型(图2)中,教师文化力AC>管理者文化力AB>学生文化力BC,各团体文化冲突虽仍存在,但已经处于冲突的积极功能大于消极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世界许多一流大学的文化冲突就属于这种类型。该模型只是大学文化变迁中一个相对合理的渐进性模型,缺乏效率、冲突消极功能仍然存在是它的最大弱点,并非最理想的模型。
  四、大学文化冲突之融合模型的建构
  为了克服上述变迁模型的缺点,笔者提出了大学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理想模型(图3)。平等、合作、松散联结体的学习型组织特征。学生文化成为大学文化的主体,并在教师和管理者文化的共同引领下完成其社会化的准备,为社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完成了教师文化向社会文化的渗透和转移,并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具积极功能,并在冲突与融合中促进学术文化的凝聚和进步,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同时,促进师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文化的理想模型离不开政治文化的支持,理想的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应是:学术有学术的独立自由,政治有政治的独立自由,两者彼此互不侵犯,然而学术与政治之间,又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自由独立的政府,尊重学术的自由独立,自由独立的学术也一定能够培植独立自由的人格,帮助建树独立自由的政治。学术成为政治的根本、源泉。理想大学文化模型下,教师文化与管理者文化已经走出冲突而融合为一体(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融合并非是我国古代教育中教师沦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官师合一”模式),大学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的网络状组织结构,并具有
  (责任编辑:刘新才)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