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浅谈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时间:2019-04-12 05:10:5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知识间有着极强的连贯性,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要想在农村初中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本文从教师的引导、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探讨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农村初中,初中数学,学困生,存在原因,转化对策
  
  数学学习困难生(下称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在数学学习上明显有困难,数学成绩暂时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其他学生相比,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在学习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碍,需要给予特殊的照顾与关爱。
  伴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优秀学生向城市学校流动成为普遍现象。从而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数量、质量和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优秀学生的数量减少,学困生的数量则逐年增加。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将其形成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1 学生主观原因。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观。中学生世界观正在形成,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如电子游戏室、网吧、录像、不健康的书刊、一些不思进取的人等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形成学困生。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因此学习上存在依赖心理,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
  1.2 教师原因。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方法缺乏创新。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而初二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并且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1.3 教材原因。教材偏难。数学是研究空间图形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具有内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与小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新课程教材(北师大版、华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化,如:七八年级每册最后一章有点重复感,没有梯度;平行四边形知识涉及到许多三角形的全等知识,而新教材把全等知识编排在初三,教学时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就造成了他们连续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积累,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的分化。
  1.4 家庭原因。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的不多;有的家长来校只是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少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不要说检查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更可惜的是有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厉害;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时甚至责备学校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直线下降。
  1.5 社会原因。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一味追求升学率,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的唯一标准,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在教学中受到冷落,他们很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承认,但由于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受“拜金主义能触发的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等的影响,使一些人认为读书也没有用,有部分人小学没毕业也照样发财,这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消极对待,这样自然也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2.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2.1 了解、关爱学生,端正教育思想。
  要广泛动员,综合治理,全面宣传,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大家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要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高度去认识,要把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作为校长、教师任期目标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责任制。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盲目指责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对学困生要倍加关心,挤出时间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分析造成成绩不良的各种原因,向他们说明差距主要不在于智力、体力,而关键是他们缺乏对自己的信心与恒心,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这样从学习上到生活上关心他们,与他们拉近距离,使他们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进而转变为喜欢上数学课,提高数学成绩。
  2.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形成竞争、自主、合作的班级学风。
  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与其他的学生相比缺乏自信心,感觉极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困生的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困生的友谊,从内心去尊重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信任他们,热情辅导,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数学学困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为数学学困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2.3 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按照多元智力理论,许多数学学困生实际上就是在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方面具有弱势,而在其它某一种或某几种智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智力来学习,那么他们完全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不同特点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因材施教。
  学困生的情况相当复杂,其原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归因理论,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学困生的教学转化工作。如与教师、集体对立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和亲近他们,从动之以情入手;对由于无知犯错误的,应重在说道理、摆事实,提高其认识能力;对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的,应给机会让其锻炼;对调皮捣蛋而有能力的,要委以具体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他的积极性,让他在实际中得以提高;对自卑、自暴自弃者,要肯定其优点,帮其重树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没有一定之规,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育。
  2.4 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比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学习。
  2.4.1 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学习数学意义上的教育。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好物理、化学是困难的;没有高深的数学参与运算,人造卫星怎能上天;没有统计数学,国民经济怎能正常运转;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衣、食、住、行更离不开数学,因此,数学的运用是广泛的,我们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驾驭学习,驾驭生活。
  2.4.2 巧设情境,诱发求知欲。一个富有生活意义的数学问题,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可有效的激励数学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这些所设计的问题应满足两个条件:①可行性: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要符合数学学困生的认知水平,过难会使数学学困生望而生畏,过易则失去意义。②刺激性:所设计的问题要让数学学困生产生好奇心和新鲜感,例如:在讲列函数解析式时,可引入一个实例如卖豆腐,一斤豆腐a元钱,用x表示豆腐的数量,用y表示豆腐的总价钱。当a为常量时,那么x与y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式?当x为常量时,y与a存在什么关系?当y为常量时,x与a存在什么关系?以上问题来源于生活且富有趣味性,难易符合数学学困生实际,可有效的激励数学学困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函数关系式中的常量、变量、自变量与函数的理解。
  2.4.3 创设幽默情境。幽默可以给人带来情趣,可以使紧张的气氛增添欢乐,幽默能够使枯燥的气氛活跃起来,能有效的改善数学学困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适当的使用幽默语言、幽默动作、幽默问题,可以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效果。
  2.4.4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前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新课改下,就要改变成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2.4.5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一个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你的教导他们会当成真理,你的课堂他们会跟着你感觉走,因此要使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感兴趣,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致关重要。
  2.5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古语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可使学生受益终身,可养成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创新实践的能力,形成坚忍不拔的品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原则是在注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2.5.1 教给预习方法,逐步培养自觉能力。例如:初一学生在刚学习几何时,不知怎样学好几何,尤其是数学学困生,教师应根据几何这门学科的特征,给数学学困生做好学法指导。第一:闯三关、即画图关、识图关、几何语言关。第二:三官动:多动手、勤动脑、善观察。
  2.5.2 教给听课方法,提高学习效益。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宋代教育家朱熹在他的“三到读书法”中说过的“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可见听课必须专心,我们在教学课堂中必须指导学生三到:即心到、眼到、手到。心到: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展开想象,大胆设凝、猜想,敢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只有会想才能会学,也才能学会。眼到:要求学生善于观察,既要观察教师的面目表情和手势,又要仔细观察知识语言的表现,这是因为数学有诸多抽象概念、理论。通过老师眼神、手势往往会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利于理解和记忆。手到:一是严格要求学生操作规范,掌握技能;二是学会做笔记,内容根据教师讲课的特点和板书习惯,抓住要点在书上相关内容的页码记下重点、难点。教师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分析等,也应一一记下,尤其是学生技能的形成必须亲手操作才能逐步形成。但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关键,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是学好数学、提高能力的先决条件。
  2.5.3 教给解题方法,培养综合能力。例题与习题教学无不牵涉到解题方法与技巧,于是在进行例题与习题讲解教学时,不但要重视理解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注意总结归纳进行循思设疑,引导探索,获得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解题能力。
  2.5.4 教给数学方法,培养概括能力。教给学生复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一般有:比较复习法;联想复习法;归纳概括复习法。①比较复习法,如通分、约分有什么异同;分式与分数的法则有何区别与联系等;②联想法,可以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复习因式分解时,联想它可以解决初中方面的哪些知识,并用网络或树图进行列出、理解;③归纳概括法,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6 建立帮扶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我把全班学生按四个层次平均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形成一个团队,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监督。每个小组内可以自行解决教师对学困生顾不过来的困难,让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学习困生的小老师,解决老师“力所不及”的问题,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后进的学生不但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指点,这更利于他们在教师的点拨和讲解时听懂、理解、甚至掌握。
  在做好小组合作、交流、进步的同时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把平时考查成绩和月考、末考的成绩进行统计、综合,定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这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欲望和动力,从而达到转化更多的学困生的目标。
  2.7 分层设计练习和试题,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可以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在反馈基础上,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对学困生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在出试卷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并在考试前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对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可能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会得较高分数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逐步培养他们,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总之,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工作,教师应常抓不懈,只要通过严格管理,积极引导,“学困生”终究会对数学开窍。为此,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转变班级“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曾美露,文海山.改进数学教学作好转化差生的工作.数学教师,1990.7.
  [2] 石峰,徐育标.初中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实验研究.中学数学教学,2008.06.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