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新教材的教学体会 初二思想品德上册

时间:2019-01-21 05:10:3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思想品德课新教材以综合实践理论为指导,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吸引学生投身到生活的大海中去冲浪、去体验感悟人生的真谛!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全新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多方开发教学资源
  新教材教学关键是要突出一个“新”字,这就需要开发利用许多新的贴近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有目的、有专题的分组去收集资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方面,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实践证明,随着搜集资料工作不断步入正规,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搜集到的信息也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材料是学生亲手搜集整理的,课堂引用时会可以信手拈来,使说理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使学生们理解和接受。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利用问题情景导入新课,是目前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因此,精心设计引言就显得至关重要。引言,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然不是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如果处理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不可忽视。要使引言具有趣味性,首先要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应注意设疑游思,开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象我国章回体小说那种“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开发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也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多媒体等可视性教学,也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其味无穷。例如,在学习“文明交往礼为先”时,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分组有针对性地拍摄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启发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在课堂授课时通过多媒体集中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使一幕幕场面不断打动学生的心,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你周围有类似现象存在吗?你喜欢和有类似行为的人交往吗?”引领学生分析、讨论、探究,从而自然得出“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的结论。又如,在讲授“交往的艺术”时,列举一例:钟子期听俞伯牙弹琴,听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就说“洋洋兮若江河”,两人因此成为好朋友。子期死后,伯牙从此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了“知音”。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做才能成为“知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成为“知音”,就要学会倾听、学会赞美、学会表达,与人交往要讲求艺术。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气氛处于活跃之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不容忽视。首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有人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使学生受益非浅。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理解运用能力等。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做法有:在学生阅读的初始阶段,先提供给学生自学提纲或者是自学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阅读。通过指导学生“快速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不断得到提高,适应了课堂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当今信息社会生活快节奏的要求;通过指导学生“仔细研读”,引领学生掌握运用相关材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归纳、概括出相关问题的结论。当然,细读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对书提出质疑,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去理解书中所讲的道理,把书读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增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学能力。
  四、选择具有系统性、典型性、针对性的习题,巧练巩固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选择具有系统性、典型性、针对性的练习题,程度上要做到难易适中,内容上要做到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时代气息、有典型性,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渗透,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牢固记忆所学习的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最好的记忆”。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或者是分组进行组织讨论,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达到通过巧练提高思维能力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从“生疑”到“质疑”再到“释疑”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提高智力和能力的过程。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