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更宽广:

时间:2019-06-12 05:01:3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体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动手操作、方法演示、动情入境三方面阐述了体验式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使学生在学数学时,明白数学的意义,体验形象化的数学,在学习过程中,让数学思想“化难为易”。
  【关 键 词】体验;动手操作;动态演示;动情入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51-04
  
  体验在心理学中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体验”,就能让数学学习的空间更宽广。
  一、动手操作,让数学意义明白晓畅
  实践操作是体验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在教学《口算除法》这节课时,我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的操作体验活动,使他们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感知算理,学习算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 重玩小棒,理解算理。玩摆小棒是一二年级小朋友常用的学习方法。面对三年级学生,在本节课中再来使用这一教学手段,有些教师认为这似乎太幼稚了,只是为了体验而体验,只是在公开课中显摆一种形式而已。其实不然,先来看我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那60÷3是什么含义呢?
  生:表示赵伯伯送了60箱,除以共运的3次。
  师:嗯,看到了除号就想到了什么啊?
  生:想到了“平均分”,所以表示赵伯伯60箱,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多少?
  师:每份到底是多少呢?我们让手中的小棒来帮帮忙,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1:我手上有6捆小棒,每捆10根,现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了2捆小棒,也就是20根。
  汇报2: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所以是60÷3=20箱。
  老师边引导学生回答,边利用课件演示小棒的分法。
  师:其它小朋友也是这样想的吗?
  60÷3=20为什么结果是20,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关键不在于说,也不在于老师的讲,而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分小棒的过程,再加上形象直观地课件演示,自然而然在头脑中形成了印象,有利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操作体验中,学生非常清楚地理解了算理,即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0根,这就为学生接下来更好地掌握口算方法铺平了道路。
  2. 调动学生,概括方法。明白了算理,这是掌握口算除法的第一步。但是,用小棒操作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要真正掌握,必须懂得方法。我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我接着进行了以下引导。
  师:如果没有小棒,那该怎么办?没有小棒,60÷3,你该怎么做?”
  学生同桌讨论后,学生信心满怀地进行了反馈。
  生1:6个10,6个1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10,2个10就是20。
  生2:因为6÷3=2,所以6个10除以3等于2个10,就等于20。
  生3:可以用“想乘法做除法”的方法。因为20×3=60,所以60÷3=20。
  ……
  师:小朋友们,到现在为止,我们有那么多方法可以来口算60÷3,你觉得哪一种最好呢?或者你最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第一种,因为比较方便。……
  师:小朋友,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老师都支持你们。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启发学生不用小棒该怎么做,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找到了两种有效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小棒操作体验的提升和提炼,“6÷3=2”学生之前就会做,借助前面小棒的操作,把60看成6个10,这样“6÷3=2”中的“2”就是2个10,即20,所以课堂中,学生就能够轻易地说出,在2后面加上0,就是正确答案了。为了举一反三,教师立即跟进“600÷3”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此类方法的进一步延伸,并明白都可以抽取出“6÷3”口算的道理。
  第二种方法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学生之所以能够迅速概括出来,是因为他们对已有的乘法计算体验非常深刻,所以一下子就想到了这种方法。方法一揭示,只要再加以必要的训练,学生对口算除法就能切实掌握了。
  3. 灵活运用,强化提高。知道了方法,如果没有在进一步的体验中加以巩固和强化,那么之前的体验只能是无效的体验,因为它不能真正地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强化之前的体验,我又设计了以下环节。
  出示第三题:神奇的宝塔。
  18÷2= 40÷5=
  180÷2= 400÷5=
  1800÷2= 4000÷5=
  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后,我将答案用课件打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18÷2=9 40÷5=8
  180÷2=90 400÷5=80
  1800÷2=900 4000÷5=800
  师:看这“宝塔”,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啊?
  紧接着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观察、讨论中,“宝塔题”所蕴藏的重要规律渐渐“浮出了水面”,即被除数添0或者减0,商也应该添0或减0,而且它们添上0或减少的0的个数都相等。
  形式的变化之中蕴含着规律。但这发现规律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许多体验,因为没有指点和引导,学生往往感觉不到,更不能深入下去。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找到宝塔形算式的显性规律,即0像宝塔一样增多或减少,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寻找隐性规律,即被除数添0或者减0,商也应该添0或减0,且个数相等。之后,我再让学生找出其他特点,让他们明白,计算的时候,除数都不变,计算方法也不变。
  第一个环节的分小棒,学生的经验来源于之前的学习体验。第二环节的方法概括,又是基于第一环节的分小棒的体验。至于第三环节的灵活运用,更是在第二环节的体验之上的体验。因此,步步是体验,步步为体验。前一步的体验为后一步的体验作铺垫,后一步体验又将成为新一步体验的体验。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步又一步体验操作中,慢慢地学会非曲直数学,走向数学的自由王国。
  二、动态演示,让抽象概念具体形象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体验活动来开展教学:
  1. 叠纸成形,建立表象。教学之前,长方形的概念已经在学生头脑中牢固的建立了。如何让学生区别“长方形”和“长方体”,从而建立起“长方体”的新概念,这是认识长方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几经比较后,我设计了以下一个动态引入过程:长方形纸片叠加、垒集,过渡到长方体书本的演示,并相机提问:“一张纸片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吗?”得到学生肯定以后,我接着问:“50张、100张、1000张同样大小的纸片叠加起来呢?”学生纷纷表示应该是长方体了。(板书:长方体)我趁热打铁:同学们,桌上的火柴盒、积木,这里的磁带盒、牙膏盒(顺势在讲台上出示),造房子用的砖,医生用的保健箱等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
  从一张长方形白纸到几十、几百张纸叠加成书的动态演示,并有老师语言描述,增强了感知效果。随着厚度的显现,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平面扩展到立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初识了长方体。接着又举出讲台上学生熟识的实物,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初步形成长方体的整体表象,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辅垫。
  2. 切橡皮泥,探究特征。初知“长方体”之后,我安排了学生当堂玩切橡皮泥的实践活动并启发讨论,目的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体验长方体的三要素。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橡皮泥揉成一团,先任意切一刀,切完以后,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个圆形。
  师:大家都发现了吗?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
  师:是啊,所以我们还把它叫做……
  生:平面。
  师:是的,我们切一刀,切出了一个平面。(教师板书:面)
  师:我们接着切,请你垂直于这个平面再切一刀,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又多了一个平面。
  生:我还发现了两个平面相交的地方有一条线段。
  师:同学们摸摸看,是不是有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棱。(教师板书:棱)
  师:第三刀,切的时候,要垂直于这两个面,看你会不会切?
  (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的作品,把第三刀没有同时垂直于这两个面的的作品排除。)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又多了一个面。
  生:我发现有三条棱了。
  生:我还发现这三条棱相交在一个点上。
  师:同学们,摸一摸这三条棱是否相交于一点。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顶点)
  师:第四刀,任意切,切出一个长方形。
  师:第五刀,任意切,切出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大小一样的长方形。
  师:第六切,任意切,使相对的面的图形大小一样。
  师:六刀切完了,你切成了什么?
  生:我切成了一个长方体。
  ……
  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并研究其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怎样有效又有趣地来感知、理解呢?我采用了“慢镜头”的方法,利用切橡皮泥的动手操作活动,在一次次切的过程中使学生有层次地、清晰地感知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又通过对手中学具有序地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既动眼动手,又动脑,使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很清晰地映入了学生的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
  三、动情入境,让数学思想“化难为易”
  1. 名人警句,初涉“化难为易”。课前预热时,我让学生尝试猜测一位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在猜人名的过程中,渗透了大胆尝试且有根据尝试的思想。接着我介绍了老子及他在90多岁时写的闻名天下的《道德经》,并对其中有一句话质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谁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积极性很高,争相回答。
  生1:天下难事是由简单的事情开始的。
  生2:天下的难事,一定都是从简单的做起!
  师:是的,老子的意思就是如果碰到不能解决的难事时,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做起,然后从中总结规律,寻找方法,从而来解决难事(教师板书: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其实,我们学习数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老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不仅是道家的创始人,还曾是孔子的老师。有人说,老子是仙,孔子是圣!可见,老子的地位是非常之崇高的。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通过对老子的介绍,让学生们对老子产生了敬佩感,从而对它的那句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有了信服感。当师生在解释这句话意义的同时,也是感受“化难为易”这一思想方法的过程。
  2. 解决问题,感悟“化难为易”。师:《孙子算经》大约编写于公元四、五世纪,书上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下卷第31页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头,问鸡兔各几何?
  在学生解释了题目意思后,却对如何解答失去了目标和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决定从简单的开始。
  师生共同经历运用列表尝试,及假设画图等方法,求出数字较小“鸡兔同笼”问题后,教师接着引导。
  师:是啊,尝试法和假设法都各有各的好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道难题(鸡兔同笼原题),你能做吗?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生1:我用的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94-35×2)÷(4-2)=12(只),35-12=23(只),有12只兔,23只鸡。
  生2:我用的也是假设法,假设全是兔,(35×4-94)÷(4-2)=23(只),35-23=12(只),有23只鸡,12只兔。
  生3:我用的是列表尝试法,如果鸡有18只鸡,17只兔,一共有104只脚,比94只脚多,所以鸡要增加,兔要减少。如果鸡有20只,兔有15只,一共有100只脚,脚还太多,鸡再增加,兔再减少;如果鸡有23只,兔有12只,脚正好是94只,所以鸡有23只,兔有12只。
  师:为什么刚才一开始我们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现在我们都能做出来了?
  生1:因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
  生2:因为一开始数字太大了,数字小了以后,做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生3:我们从简单题当中找到了方法,所以难的题目也能很快做出来了。
  上述案例中,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经历了从不会到会,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悟了“为进而退”的道理。对老子“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让“化难为易”这一思想方法有了事例的支撑,更深入学生心中。
  3. 执理而进,运用“化难为易”。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后课堂又回到了鸡兔同笼的原题,教师介绍了古人解法:断脚法。
  “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则脚的只数总比头数多1”你能解释一下这句话吗?能不能用画图的方式,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生画图表示:
  一共5只脚-3个头=2 是兔的只数
  一共9只脚-5个头=4 是兔的只数
  所以47只脚-35个头=12 就是兔的只数
  师:为什么你不画35个头,而只画了3个头和5个头的。
  生:画35个头太麻烦了,从画3个头和5个头中我们就可以找到规律了,35个头的只要运用规律就可以了。
  我们在感叹这位学生“真聪明”的同时,也在暗暗庆幸,在前面这种“化难为易”思想方法的渗透得真是“润物细无声”。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把“化难为易”作为解决问题的其中一种方法。当遇到难题时,先退回来,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以简奴繁。看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还能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