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的翅膀,驰骋于诗的意境 什么的翅膀填空

时间:2019-06-08 04:47:5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古典诗词大量引入教材, 学生有机会更多地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致,因此,应突出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这方面通过探索作出了尝试,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象,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样,语文诗歌教学会更加生动精彩。
  人教版中学语文新教材增加了诗歌古文教学内容,多数古诗文还要求背诵默写,而且每册后面都附有10首必背的课外古诗词。这些精品美文已成为语文教材的重头戏,如果能很好地拿下,对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共识。尤其是诗词古文这样的文学作品,语言凝练,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更适宜朗读。熟读、背诵都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概也是强调读的重要性。教师要抓住这个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形象、体会感情、品悟语言,接受美的熏陶。
  1.范读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富有激情、声情并茂地范读,往往能让诗歌中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崇高伟大的情操、深邃优美的意境、平仄急缓的韵律,像涓涓溪流一样荡入学生的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形成课文所需要的情感氛围,营造出诗文的情境。当学生受到感染后,在入耳动心中会产生一种自主朗读探究的欲望,自然会激情难抑地步入诗歌的文学殿堂。
  教师的范读,通过有声语言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痴情……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时而高昂,时而轻盈,时而凝重,时而平实……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他们自然会很快地领会诗情。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初步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诗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2.加强朗读指导,自我熏陶。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诵读的方法。面对一篇诗文,首先帮助学生根据内容和中心确定感情基调是深情低沉,还是轻快活泼,或是其他。然后再确定节奏重音和语气,做到快如湍湍急流,慢似潺潺小溪,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是个别读、男女分组读,也可以是配乐朗读、分角色读。总之,要因文而定,因人而异,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大师们会从一张张书页上走出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平易通俗的白居易,诗情画意的王摩诘,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学生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感悟,边读边与大师对话,自然会与文中的情感逐渐相通,与诗情共鸣,与作者共鸣,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诗情,也让学生学会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
  其次要调动联想和想象。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诗歌凝练的语言、含蓄的意象决定了它跳跃性大,形成大块“空白”。读诗只有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方能悟得“空白”之美,富于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体现。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要理解诗歌语言,就必须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在感受中诵读,才会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借助丰富的想象,在整体上品味诗歌丰富的意蕴。
  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唤起想象。例如冰心的现代诗歌《纸船――寄母亲》,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笔者启发道:“诗人在远离祖国,远离母亲的大海中,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笔者随着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想象画面,然后再描述出来。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活而不乱),笔者又要求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创意作简笔画,加深思考。待学生发言后,出示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镜头:波涛汹涌扑面而来的大海,澎湃的海潮声):在茫茫沧海中,碧波粼粼,海鸥飞翔,一艘轮船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或倚栏远望,或低头沉思,不停地将一只只洁白的纸船小心翼翼地抛入大海……”一幅充满声音、色彩的立体的大海行船的画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冰心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母之情。现在,你就是冰心,站在高高的甲板上,海风吹动你的思绪,衣袂飘飞,放眼观望苍茫无际的大海,不觉思母情深,一起放声吟诵《纸船――寄母亲》。
  2.强化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诗歌教学中,写(改写、扩写、续写)、演、画等不失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实践活动。在教古诗《石壕吏》时,笔者让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扮演诗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顿时,石壕吏蛮横无理、冷酷无情的斥责和老妇泣泪俱下、苦苦哀求的情状,便跨越了时空,重现于学生眼前,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生活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激发了学生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当前幸福生活的珍惜,这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功绩。此外,古典诗歌大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一首好诗往往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要求学生将学到的诗作(以绝句律诗为佳)以书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题上点睛之句,顿时学生兴趣猛增,纷纷动笔画了起来,一幅幅创作就这样完成了。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实现了能力的迁移,还享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的熏陶,真可谓一箭多雕!
  综上所述,诗歌教学中,只要以读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电教手段,在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感和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必将开辟出诗歌教学的新天地来。
  
  
  (张喜平 甘肃省张家川县张棉中学 741505)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