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探究学习的适度引导】

时间:2019-04-11 05:21:19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小学生的探究学习不能是纯自然的探究,应是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本文对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作一探讨。   关键词:小学;探究学习;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94-2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正如数学教育思想家波利亚所述:“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去探究新知,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探究的过程,“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小学生的探究学习不能是纯自然的探究,应是在老师适度引领下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学习过程中,探究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能截然分开,要做到探究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相辅相成。
  一、营造环境――让探索的情感在激励中唤起
  探究的情感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因,唤起学生探究的激情、延续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探究学习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探究。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犹如一道自然亮丽的风景线,没有环境污染、矫揉造作,是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忧;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犹如一个和谐关爱的大家庭,没有相互猜忌、尔虞我诈,让人心台明净,其乐融融。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随着腾格尔所唱的歌曲《天堂》,欣赏草原的美丽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峰回路转,出示了草原被沙漠无情侵吞的景象,从两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观,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创设了极好的教学情境,然后又引领着学生,将百分数的学习过程,深深植根于“哪种树适合在毛乌素沙漠栽种”这一现实问题情境之中。
  二、从原生态切入――让探索的根基在引领中开启
  从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出发。我们面对的是新世纪的小学生,他们是充满智慧、富有灵性的一代,他们不仅是“学习的人”,也是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取学生有经验的和感兴趣的典型事例做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理解社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由于这一知识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为了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笔者首先利用学校捐款献爱心的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又让学生把该问题(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到底是不是整元数)进行了解答,然后再通过判断熊爸爸的工资问题,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从学生已有经验的原生态出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启动学生已有经验的原生态基础,促使学生自觉地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的内存来探索新知,建构新知。
  立足学生基础预设。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能否得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性资源,教学流程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来精心预设,淡化学生早已经历过的或已熟悉的内容,把学生不具备的或欠缺的内容,从教材中整理出来,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学。
  在问题情境中激活。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大部分知识都有前期的基础,它是学生学习新知、主动探索的必要条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前期回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而设计的,是在学生茫然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在实施主体上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没有经历到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自觉寻找激活自己原始性资源的环节,学生是被动的。因此,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己主动进行分析研究,才更有针对性、主动性。
  三、明确目标――让探索的航船在启迪中起锚
  由于小学生的探索学习更多只能是教师指引下的定向探索,因此树立探索的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不断设定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学习目标,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内驱,能否积极开展自主性探索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时,在揭题后,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前收集一些含有百分数的信息,在收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学生发言,教师适时归纳总结出目标: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百分数的写法、读法和百分数的作用。
  教学前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例子,使得学生有了初步的思考与体验,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问题和感受,相互点燃思维之火,在交流中教师迅速捕捉加以提炼,动态生成出学习目标,让教师了解学情,找准学生思维的不平衡点,为学生下面的学习探索起到了导航的作用,长期坚持这样做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自学探索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四、科学探究――让探索的活力在互动中彰显
  科学探究是让学生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一样,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调查研究、动手操作、验证假想、总结提升等探究性活动寻求真理并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学习过程。为了让探究过程简洁、有序和高效,还需要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帮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而进行有效的调控。
  引而有序。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够丰富,学习时间有限等问题,决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是简约的,是在教师适度而有序的引领下进行的,这样的体验和感悟才能螺旋上升,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才能高效。
  悟而有助。在学习中,由于已有经验的不足,学生对研究目标没有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步骤不够科学、细致等原因,学生的操作交流往往是低效的,有些结论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帮助。
  扶放有度。儿童个体在互动中的体验感悟有时是零散的、发散的,不是很准、很透的,这就需要教师扶要适时、适度,扶得过早,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扶得过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扶得过多,包办代替,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灵性,进入替蝶破茧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往往放得过滥、过开,导致教师心中无底、无数,不能收放自如。生态课堂要求教师能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例如教学“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在写出2-12的因数后,老师没有马上让学生分类,而是先让学生找这些数约数的共同点,再让学生分类,从而归纳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这样的引导既开放,又省时、高效。
  五、应用创新――让探索的价值在碰撞中升华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堂就是对探索知识的深刻理解、举一反三,在自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追求与众不同、卓越不凡的意识;弘扬主动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锤炼除糟存精、推陈出新的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人格特征,从而达到创新。
  由于教师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追寻不同的解法,学生个体的能量被激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思维在相互碰撞,情感在相互引发,心灵在相互交融,方法在互动中生成,我们既感受到多样化策略的精彩,又感受到学生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六、回顾反思――让探索的轨迹在凝炼中明晰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探索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会“探索”。一个成功的教师,不在于它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开启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无疑是授之以“渔”,为学生今后在知识海洋中钓取更多的“鱼”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回顾中凝炼。当课堂探索进入尾声时,学生对探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只是片面的、零散的,主题也不够突出,内涵不够深刻,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及时回顾,层层反馈,“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凝炼。
  在反思中提升。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当学生对新知有初步掌握之后,新知就会及时转化为学生的基础性资源,这时学生对新的基础性资源理解得并不全面深刻,他们对新积累的资源充满疑问,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反思质疑的方式,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深刻、完善、丰盈,并为后续性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中,学生质疑出什么叫比率,有没有十分数和千分数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这些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又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知识结构中的疑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走进教师,走进家长,走进书本,走进网�络……�使数学课堂得以延续,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