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索] 审美与表现的评价

时间:2019-04-26 05:04:0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质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体验;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35-02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属于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教育被逐步重视,而本应培养的审美素质则少有人提及。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让审美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一位智者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 自然 ,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有多少能被我们感知,还有待于我们的挖掘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学生立场变化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形,首先应培养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这是授课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曾在此基础上作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笔者在一个语文素质较好的班级开设了“唐诗宋词比较鉴赏”课,利用多媒体配上诗词的画面,让学生在音、画、意的声情并茂中感受诗词的意境,一时蔚然成风,有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气氛十分热烈,说明学生兴趣已有了,但习惯尚未形成,我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1.发挥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动性
  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目能祥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有不经意间达到了。
  2.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
   音乐 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实物投影等较为简易的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以收到理解全文主题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卖炭翁》一课,可以用PowerPoint制成四幅幻灯片:白发苍苍的老翁满面尘灰地烧炭,十指黑黑,衣着单薄;深雪寒天中,饥寒交迫的卖炭翁伛偻着身子蹲在泥中牛旁卖炭;两个太监骑在马上,驱赶着卖炭翁走向皇宫;卖炭翁伤心无奈地将不能御寒充饥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瘦弱肚瘪的老牛瞪着白眼呆呆地看着。上课时先让学生看投影说故事,讲出四幅图所表现的中心意思,然后进入课文朗读、赏析教学过程。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3.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总会让他们精选优美片段成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手抄报。两学期下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都能有分寸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自行设置 问题 作深层探讨,不少学生已可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自觉地关注 社会 、关注生活。有了积累作基础,审美情感的培养才有了落脚点。
  4.审美情感形成的关键:放飞思想,拓展源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首乐曲,有的人听起来如痴如醉,觉得趣味无穷;有的人却听得索然无味。一幅绘画,有的人看起来意趣横生,赞叹不已,而有的人却感到是杂乱无章,是线条的随意勾画和颜色的任意涂抹。如此种种,都是由人们审美的修养高低所决定的。而人的审美修养又是由美育来培养的。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上演,立即引起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理想,于是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投身西部建设,渴望让自己美好的青春也能为理想而闪光。因此,美育在培养年轻一代的品德和个性方面而有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
  5. 认真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美的情趣
  语文教学的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文学欣赏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综合性的心理活动过程。由客观的艺术美。通过作者的主观意图创造出来,达之于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感受,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共鸣。
  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学作品,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生动地、形象地、并具有创造性的美的意境中去,培养学生美的情趣。
  6.详细分析人物形象,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作,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教师一定要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善于挖掘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发现人物身上闪光的东西,美好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共鸣,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去追求美的心灵,创造美的生活。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只有加以 发展 ,才能使美的 教育 延续,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
  结语:利用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它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应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一定的智力为必要的条件,语文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生硬地搬进审美教育内容。所以,忽视传授基本知识的审美教育是病态的幼稚的教育。语文课既体现着真,又蕴含着善,它们本身就构成了审美教育的深层理性内容,鉴于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应在狠抓以智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教学基础上,施以审美的催化与灌注,利用多媒体恰当的把讲解与欣赏、发展智力与陶冶灵性、知识汲纳与审美享受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取得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