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草圣 中国第一草圣祝允明

时间:2019-01-21 05:11:2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祝允明①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世家,是中国最具灵气的草书大师。师从其外祖父徐有贞②,稍大又受到祖父祝颢③的薰陶,加上天质聪颖。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十岁就能博览群书,誉称“神童”。成人后专攻书法,亦善诗文。又得到岳父李应祯④精心指点。其书隶、楷、行、草诸体皆工,尤以草书成就为最;其诗取材颇丰,造语妍秀;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文征明对祝允明有如下概述:“早岁法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
  “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均生长在苏州,其书法艺术成就突出,影响力很大。他们继承了传统书法艺术,又大胆创新,独具风格,突破了明代初期以来“馆阁体”对书坛的笼罩,一扫“靡靡一格”,开辟了书法艺术新途径,被誉为明代“书之中兴”。在“吴门三家”中,祝允明的书法艺术成就最为突出。中国明代文论著作《艺苑卮言》(作者王世贞)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明山藏》(作者何乔远)评价道:“允明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祝允明的书法艺术集各书家之长,继承魏、晋、唐、宋、元优秀书法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各家之精华。《艺苑卮言》中称:“希哲学书精工,自急就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罔不得其结构,名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妙笔。”也就是评价他的书法艺术集唐虞世南、元赵孟�书法之神韵,发扬了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的楷、行二书,取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大胆创新,独具风格。祝枝山在其《怀星集・写体名书与顾司勋后集》中写道:“今效诸家,皆临书以意构之尔。”这就是说明了他在观察古人书迹,掌握各家用笔和法度的基础上,认真领悟各家书法的性情和气势,默识其笔意和字体结构及章法布白,融合各家法度、神韵、气势于一炉,将其纳入自己的书法艺术意境之中,使其运用自如。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公。”
  祝枝山的书法艺术思想是以“神采”为最终目的。认为“性”、“功”并重。“性”:指人的精神;“功”: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童子功。只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表达功夫的能力,在创作时两者兼备,才能创作出“神采”的书法艺术。他晚年的草书,更显笔势雄强,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间的距离紧凑,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达到纵横秀逸,气韵生动的“神采”。传世墨迹如小楷代表作《关公庙碑页》(26.7×49.6cm,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此页小楷书谨严中富自然变化之妙,古拙浑遒,又兼取钟繇、王羲之二家之长,字形略长,笔法清润瘦健。其草书代表作:《草书诗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36.1×1147.5cm),书曹植乐府四首。以及《自书诗》、《落花诗卷》、《洛神赋卷》、《前后出师表》等。而其《杂诗卷》(28.5×738cm,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此卷以楷、行、草三体书祝允明自作诗,楷法精严,行书爽畅,草书飞动。体现了作者诸体皆能的书法艺术造诣。其中,草书又有小草、行草二体,小草行笔中略带章草书遗意。王文治评:此卷真行草书随意挥洒,而气韵淡雅,脱尽平时窠臼。吾当谓前明若与香光。则希哲自当独步。观此种书乃信。
  祝允明对草书情有独钟,这是他疏放不羁的性格所决定的。他的草书主要得徐有贞的指点,由张旭、怀素、上溯二王,中年以后涉猎更广,自魏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至元赵孟�,莫不临写工绝,所以,到晚年的草书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一派天真纵逸,从他流传下来的草书作品来看,书体不同,有形不贯而气贯的独草,有如行云流水的今草,亦有气势奔放的狂草,不论何种形式的草书,都写得开张舒放,跌宕奇逸,笔力遒劲,点画狼藉,看似乱其实不乱,看似散其实气脉贯通,并不因率意而潦草,笔笔都能断而后起,能于使转中见点画,故通幅观之,显得神采奕奕,气势豪放。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艺苑卮言》又评:“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
  综上所述,我认为祝允明的草书艺术独步一格,中国历代草圣皆无其右者。
  注释
  ①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时右手指枝,又自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明弘治五年(1492)举人,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官致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二年(1523)因病致仕归里。嘉靖五年(1526)卒,享年六十七岁。工书法,擅长楷、行、草书,其草书最有成就,与文征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家”。亦善诗文,与徐祯卿、唐寅、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②徐有贞(1407-1472),初名�,字元玉,应洲(今江苏苏州)人,号天全。宣德八年(1433)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授编修。英宗正统二年(1437)进为侍讲。景泰三年(1452)升左签都御史,修“广济”渠、“通渠”有功,升左副都御史。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因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亨败,得放归。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十余年乃卒。
  徐有贞才智聪明,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撰有《武功集》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其书法古雅雄健,名重当时。行草得怀素、米芾风。真书法欧阳询。又工山水,清劲不凡。
  ③祝颢(1405-1483),字维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回乡。他精于诗文,工书法行草。
  ④李应祯(1431-1493年),初名姓,以字行,更字贞伯,又名维熙、维熊,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1453)举乡试,入太学,授中书舍人。弘治中为太仆少卿。博学好古、篆、楷俱入格,真行草隶,亦清润端方,如其为人。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明朝第一。其尤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及。
  
  (作者系中国沫若书画院院长、书画评论家)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