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德无形】 春风化雨育新苗

时间:2019-02-10 04:55:5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史学德育功能的关键。帮助学生树立并端正人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当代公民应该拥有自己民族独立的灵魂与素养。面对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华民族如何走好走稳,求得进步与发展,关键还是要看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历史课堂教学无疑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历史课堂德育目标
  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把历史德育的目标具体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当中,重在培养学生内在的思想品质,构筑学生做人的灵魂之塔。做人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色彩。因此,要培养学生做现代的中国人,就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历史德育教学形式:春风化雨,育德无形
  纵观我们的历史教学,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当前应试教育的无奈,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与教材容量过多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围绕着学生成绩(分数)而教学的多。但是新课程编写的开放性无疑为我们开展深入的德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值得我们思考与实践。我们都应当谋求:在完成应试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忘滋润学生的德行与修养,锻造高品质的人。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自由地生长,让人性升华,让人快乐幸福,我深以为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喜欢采用快乐教学的手法,尽量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育德无形”的和谐课堂气氛中接受德育。
  历史德育应该构成每一堂历史课的情感线索。对于课堂教学的构思,我主要考虑三个层次:第一层思考是一定要过基础关。第二层思考是透析课堂的重点与难点,以求学生抓纲求实,学而有的放矢。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教学思考主要是针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设计,在这里不多讲述。第三层思考是针对德育渗透而进行设计,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灵魂”来感化学生。三个层次的教学思考是交织在一起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播撒德育养料,用幽默、趣味的语调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在轻松与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达到“育德无形”的效果。
  三、教学案例展示:“致良知”的道德审视
  在讲解必修三(人教版)第三节《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时,我重点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谋略与心学成就。为了提高学生对其理论的精华“致良知”的理解,我设问如下:王阳明说良知是人人都有的,那么请问如何才能发现小偷也是心存良知的呢?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偷也有良知?”带着疑问,同学们纷纷思考并涌跃发表看法。有的说:小偷原本就是好孩子,是迫于生活不得已而去偷,良知仍然在他心中;有的说小偷是为了杀富济贫才偷,所以他具有帮助穷人的良知;有的说他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才去偷的,他具有孝心所以他具有良知;有的说他只偷东西不杀人犯火,知道程度的轻重所以说他具有良知……根据大家的“众说纷纭”,我展开反驳:“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论证,那就只能得出:当我们碰到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人都可以去当小偷!”(学生爆笑)。
  我进一步指出:王阳明说的良知是“不假外求”的,即不是借助小偷的道德转移来发现,而是指小偷内心原本存在的“良知”如何被发现。王守仁的办法是抓住小偷,让小偷脱衣服,当脱到只有最后一条裤叉的时,小偷再也不会让脱下去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们顿时在哄堂大笑中恍然大悟:“原来他害羞了”!“小偷也有羞耻心啊”!……我说:“对,就是这种羞耻心证明哪怕是小偷也是心存良知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也在无形中达到了“育德”的目的:偷者可耻,知耻者可教。德育的种子就这样在学生的心中种下来了,并将在他们的心中慢慢地滋长,等待着将来某一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