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19-01-21 05:09:31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数的实践证明,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有效的。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来合理的创设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对物理的现象极易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例如,我在讲授《光的折射》时,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了渔民叉鱼的情境。我预先在一张纸板上粘贴上一条纸剪的小鱼,把一枚大头针绑在小木棍上当鱼叉,然后让一名学生将小鱼浸没于装有水的水桶中(模拟鱼在水中活动的情境),让另一名学生来叉鱼,然后叫他举起来让全班同学看,结果发现鱼叉叉在鱼的上方,再叉第二次,还是没有叉在鱼的正中位置,全班同学都感到好奇,然后我换上另一名同学来叉鱼,情况依然如此。此时全班同学对此兴趣大增,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叉在鱼的哪个方向,进而,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本节的问题,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探究,教学效果相当好。
  二、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所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且更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习《分子的热运动》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现在房屋装修木材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知道的同学请回答。有同学知道有害物质是甲醛,我接着解释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此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在做怎样的运动?再请同学们根据所知道的情况说说甲醛给人们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危害?学生们都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不同程度地说出许多危害的例子:其中导致白血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甲醛。这样,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还能说出消除甲醛危害的方法:1、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2、刚装修好的房子不要立即入住,要过几个月等甲醛浓度降低后再入住;3、入住新房后,要经常打开房间的门窗,保持空气对流;4、在室内摆放几盆能吸收甲醛的花木等。通过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利用扩散知识解释有害气体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三、挖掘情感因素,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在新课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从教材中精选一些物理学史故事及科学家的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讲《光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结合“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再如《能量》教学中,结合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按时返回指定地点,让学生思考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时号召学生向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学习。介绍屡立奇功的长征火箭,让学生了解运载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学生听了这些介绍会兴趣倍增。这不仅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更让学生知识原来看似枯燥的物理世界竟也会如此丰富多彩,从而对物理学习又平添几分亲近之感。
  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他们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追求,因此教师在平时检测中,应当先易后难,尽可能让学生得高分。教学中同时定期举行小型竞赛、物理学史演讲比赛、基本概念抢答赛、物理规律猜谜赛、设计新型实验赛,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物理竞赛、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比赛及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在这些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劲头更足,同时也激起其他学生向他们追赶的愿望。
  五、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获取认可、取得成功的愿望。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采用个别预告法,但万万不可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预告。预告法就是在下课后分别找一至三个学生告诉他:“明天老师要提问今天留的思考题,相信你能答好”。由预告逐步转到不预告,视其情况而定。再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制作竞赛或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爱好范围适当扩大,扬其长补其短。
  六、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生兴趣
  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让学生知道学到的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力学知识在游泳、滑旱冰中的应用,电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的学到一些技能,进而发展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等。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实践表明:“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以新课程物理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其魅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持久性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快乐中学好物理。促使学生最终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