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

时间:2019-04-12 05:13:0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课堂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那么如何巧妙提问,打造高效课堂呢?
  1.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大家都知道提问问什么很重要,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思路。可是在目前的课堂上还存在着提问频率太高、提问目的指向不明、提问思维水平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以“精问”促“深思”呢?
  1.1 质题问难,引导思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和精华,蕴含着文章的内容、思路和情感。
  我们可以质题问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究,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辨。例如,教学《负荆请罪》,我们针对问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谁向谁负荆请罪?发生了什么事情要负荆请罪?结果如何?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是课文情感的着落点,教学中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也就实现了课文的教学目标。
  1.2 质句问难,理清文脉。
  课文的思路是作者的写作线索。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有些文章常常会通过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来揭示文脉。如果我们抓住这些句子来设计问题,学生便能顺藤摸瓜,较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秦兵马俑》一文中有一个过渡句“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我们可以这样设问:课文是围绕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来写的?哪些段落写规模宏大?哪些段落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些问题分清了课文的层次,使学生对全文脉络有了清晰的印象,同时又加深了对重点段的理解。
  1.3 质词问难,层层读悟。
  一些关键的词语它们在文章中往往能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或启迪心智,是教学的突破口。抓住这些点睛之词,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教学设计独具匠心,使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语文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对于老师紧扣一个“让”字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层层读悟而拍案叫绝。“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第3、4、7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想一想林冲的为人,他有哪些方面是别人做不到的?静下心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当学生以手心写出“让”字时,于老师便紧扣“让”组织教学:“让”是一种美德,但有好多种的让。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前五行,写的是什么让?前面加个字。“(礼让)”听老师读下面的,下面是一种什么让?“(忍让)”读第四自然段,从‘请教了’三个字当中,从‘只好’这一词当中,这又是一种什么让?“(谦让)”“读第七自然段,林冲的棒是贴着地面扫过去。从‘扫’字当中,你又能看出林冲这是什么让?”(宽让)聚焦“让”字,层层推进,重点突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林冲“让”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境界。
  2.巧妙安排提问对象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只要在问题内容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提问谁无关紧要,常常为了课堂气氛热闹,获取完满的答案,提问集中在几个优生身上;或者认为课堂教学以一般学生的水平为出发点而过多地提问具有一般水平的学生。由此,课堂提问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因而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顾全大局。课堂上,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调查表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课堂提问的面应顾全大局,不仅要提问优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习后进生,做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
  2.2 量力而行。课堂提问时,所选择的对象必须是对所提出的问题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回答或基本能够回答的学生,换句话说,问题的难易与提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或因问题过易,学生能力过强,而失去提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3 有的放矢。课堂提问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在选择上应该注意提问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说,抓住重点词语谈感想,为了给全班学生提供范例,要选择“示范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较强,表述完整规范的学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要选择“体验型学生”――估计可以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并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为了展示学生的特长,比如有感情地朗读,可选择“表现型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是他的特长;在提出较简单的问题时,可以选择“关注型学生”――这是学习成绩较差的、需要得到教师特别关注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分享到课堂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3.慎重评价提问结果
  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层次不一。我们的评价不能简单化、模式化,更不能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而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把学生低层次的回答提升类化,高层次的回答强化激励。许多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有效地,风趣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有效处理提问结果,我们要做到:
  3.1 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完美高效”的教学效果,常常只评价那些回答问题正确率高而且流畅的学生,而对那些思考问题较慢、回答问题经常出错或者表达不流畅的学生置之不理。
  特级教师于永正却不这样。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学生初读课文后,于老师问道:“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谁愿意读?”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á)……划(huà)(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学生疙里疙瘩,于老师告诉了读书方法:“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学生重新读,仍然把“破”漏掉了。于老师继续鼓励;“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相信,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第三遍,学生果然读正确读流利了,于老师说“向人介绍介绍你的经验好不好?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明明是读错了,却让他介绍经验!明明该批评,却变鼓励和表扬!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愿意回答问题,才会积极思维,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当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或者回答不流畅,特别是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时,老师最好要面带微笑,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改变问题的措辞、缩小提问的范围等手段,引导或激励学生开口讲话,哪怕学生开口只讲一句话,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适时“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3.2 善待每一个错误。
  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将自己变成冷面的法官,而应充当细心诊断的医师,循循善诱的导师。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尝试错误的课堂。教师不要过分关注错误本身,应更多分析错误产生的过程。
  总之,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的提问要像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我们要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备课,在提问设计上下功夫,潜心钻研,用心预设;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去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