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与培养】 思维能力测试 选调生

时间:2019-06-15 05:10:1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思维能力需要准确地把握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特点;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应认真研究学生思维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点改进教学方法。
  一、高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做到有目的地培养思维能力,首先需明确中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
  (一)在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这是一种较低级的思维类型。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如有的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国史中常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既然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伟大,为何又肯定清军进驻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作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去分析、认识这些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
  (二)在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
  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的不同,可把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的,如要解决首创、突破、发现和发明等。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如前所述,师生在讲授和学习历史过程中,所提出和解决的那些问题均是再生性思维的表现。中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思维,不是指学生对史学领域提出新观点、新结论等,而是指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未知史事进行有创见的思索。
  二、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指导阅读。
  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动因。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因此,教学中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寓于感人的讲述之中。
  针对学生不善于读书的现状,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在讲授原高中世界史第一章原始社会解体时,考虑到它对以后讲授亚非奴隶制国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必须让学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原始社会解体时经历的变化,从而形成明确的概念。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认识了经历过的四次大变化,由此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巧设疑难,启迪思维。
  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有位教师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以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顿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最后统一了认识,从而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三)分析综合,比较异同。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四)课堂讨论,相互启发。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学生不仅谈论对问题的见解,而且阐述自己所以这样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讨论,可做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有位教师在讲初中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他启发学生抓住民族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学生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加深了理解。
  (五)写作实践,深化认识。
  开展学史作文及写小论文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以历史为题材的作文中,展开他们思维的双翅,畅快地在无际的史空中翱翔。许多实践表明: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某种新观点,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使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以此为基点运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引导,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我们务必要努力探索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