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7-20 04:59:5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设计说明:本文篇幅较长,但脉络清晰;语言文白交互,美则美矣,但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距离。所以要在学生课下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先疏理文章脉络,在他们有了一定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再去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品读语言之美是本文的重点,体会情感是本文的难点。
   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究为主,如品读语言这部分,对语言特点的解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完成。
   把握情感相对来说就难了些,拟采用点拨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培养学生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理清脉络,把握结构特点;2、品读语言之美,走近作者情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展示)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雨夜【北宋】张咏
   提问:这些诗语有共同点,发现了吗?
   (回答:都写到了“雨”或“听雨”)
   明确: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雨”是文人的爱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当中,听到的雨以及听雨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雨是情感抒发的一个触媒,你看,有人从雨中听到了离愁,也有人从雨里感觉到孤独和相思,还有人在雨里听到了战场上的厮杀。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篇同题材的散文,看看能从中读出哪些东西。
   2、关于作者:
   与学生共同回顾《乡愁》,明确“乡愁”是余光中笔下永恒的主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展示)作者生平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1949年5月由香港赴台湾读书,1958年赴美学习,1964年再度赴美讲学,1969年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书,1971年返台,1974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展示)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74年,也正是作者离开大陆25年。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海峡两岸的同胞不仅不能来往走动,而且连书信都不可通邮。诗人的感觉是敏锐的、流动的,有时甚至是神经质。余光中写作这篇文章,是执拗的想念家国的忧伤。他抒写这种感觉时,巧妙抓住了“雨”这个特殊意象,尤其是抓住了“听雨”时内心的疼痛感觉。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展示)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我那时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余光中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便是余光中以“乡愁”为主题的散文代表作。
   3、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惊蛰zhé 仓颉jié 氤氲yīnyūn 米芾fú 寒濑lài 羯jié鼓 淅沥xīlì 滂沱pāngtuó 啾jiū 树香沁qìn鼻 裾jū边 蓊wěng郁 宵寒袭肘zhǒu 山隐水迢tiáo 铿kēng锵 舐舐shì 嘈嘈cáo切切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料峭: ②氤氲:
   ③岑寂: ④蓊郁:
   ⑤寒濑: ⑥石破天惊:
   4、整体感知:
   (1)初学问难(断句)
   A、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B、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2)提问:
   谁在听雨?――“我”(他)
   在哪里听雨?――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听到过哪里的雨?――大陆、岛上古屋。
   明确:在第2问的回答里抓住“想入非非”的“想”字,从现实开始回忆,文末再从回忆落入现实,文章由“雨”为线索贯穿始终,首呼尾应的结构特点便一目了然。回忆部分有时间的转变,有空间的变化,还有雨本身带来的各种感官体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
   思路明确:①由雨季的开始,引发思念。(春雨引发思念)
   ②由“雨”展开具体的想象,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由雨展开联想)
   A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关于“雨”的联想。(雨的文字)
   B从嗅、看角度写“雨”,抒发了思乡的愁绪。(嗅雨、观雨)
   C从听的角度写“雨”,尽情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与思念。(听雨)
   ③听不到雨声的失落,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埋入心底,沉淀。(将雨的回忆沉淀)
   5、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一下语言特点。
   第2课时
   1、自主发言,交流阅读体验: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显著特点?何以见得?你能不能说出这种特点有什么好处?
   明确:答案丰富多彩,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可相互提示、补充,基本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古典诗词大量引入,文化底蕴丰厚。
   例如:第四段有直接引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有化用的李白诗“笑而不答心自闲”。
   (2)大量使用叠词,节奏感很强。
   例如:第一段“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3)有的句子特别长,有的句子特别短。长的一气呵成,感情强烈,短的简约凝炼,如散珠落玉盘,长短搭配,音节参差错落,充满音律美。
   例如:短句――杏花。春雨。江南。
   名词独立成句,读起来非常干脆,看起来充满美感。三个意象让满纸都是水汽都是淡淡的花香。
   (展示)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我追求多元的弹性,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句法应长短相济……中文标点,不可拘泥文法,而应依照文气。――余光中
   2、讨论: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在我们品读完音乐一般的语言之后,你能不能感知到作者对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请用本文语句来印证。
   (1)喜爱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答案不唯一,很多把雨描摹得很美的语段都可以)
   (2)怀念雨,“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
   深入思考:作者仅仅是喜爱和怀念雨吗?为什么?
   明确:古老的文化、缠绵的情绪,过去的生活,这一切都跟故乡联系在一起,雨不过是思乡的载体,对雨的钟情,原不过是一场割舍不断、慰藉不了的相思,所以再冷的雨滴到心头也是暖暖的,只是可惜随着时代变迁,这雨连听也听不到了,如何让人不惆怅呢!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品味作者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经过多少漂泊,多少沧桑,唯一不变的,是家国之思,雨中的回忆落到现实是满把的苍凉。
   3、(展示)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朗读,说一说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
   明确:(1)“少年听雨”的画面,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2)“壮年听雨”的画面,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3)“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但是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里,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4、作业:写一篇关于雨的散文。
  
   陈茵,张红花,教师,现居山东滕州。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