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难吗【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概念的突破】

时间:2019-04-22 05:02:11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生物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相关生物学概念表述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只有掌握好生物学概念,特别是生物学核心概念,才能正确判断、合理推理,逐步理解生物学基本知识、原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核心概念教学。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设置冲突,引导学生构建概念体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平时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在某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中,可以采用设置与学生已有认知不符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完善原有的概念体系。例如在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这些概念的教学中,就可以先引出染色体组的定义,然后引出很多生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称为二倍体。这时就可以趁热打铁,引出单倍体这一概念了,从而让学生分析:单倍体生物的染色体组数是否一定是单的?通过设置这样的与原有认知严重不符的冲突,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二倍体与单倍体的区别还在于是否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二、问题探究,引导概念生成�
  在教学中,如果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相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把学习生物等同于背概念、记概念,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次锻炼思维的机会。《课程标准》指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最后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获得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如在人教版《遗传和进化》中,“基因”这一概念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否等同于DNA,学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拿出证据:所有基因的碱基对的数量远远小于所有DNA碱基对的数量。因此学生就明白:基因只是DNA的片段。接着教师提出:是不是所有的DNA的片段都可以被称作基因?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实例,学生回答:把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到小鼠体内,发现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发光基因不仅传给了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特定的“效应”。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彻底领悟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三、比较分析,领悟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阶段,很多生物学概念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可以把这些概念归结在一起分析比较,这样可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例如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一章“走近细胞”中的一组概念: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还有在《遗传和进化》模块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这一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些概念很难掌握,容易混淆。因此可以把这些概念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四、运用变式,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核心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形成应用概念的能力。如在理解种群这一概念时,就可以运用多种变式。首先出示相关例子:生活在同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吗?生活在同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的鲤鱼和所有的鲫鱼是同一个种群吗?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池塘里的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吗?生活在同一个池塘的今年的所有的鲤鱼和去年的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吗?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出符合一个种群的条件,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范围内、同一个地点的同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最后出示这样一个变式问题:那么生活在同一个奶牛场的所有的奶牛是不是一个种群呢?一下子学生就不知所措了,也引起了极大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就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一个种群的本质特征是同一个种群的个体间可以进行互相繁殖,即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和领悟种群这个概念。�
  五、创设情境,提升对概念的理解�
  经验告诉我们,记住或是会背某个概念不等于掌握了它,真正的掌握,应当理解概念背后所隐藏的意义。这就需要一定的情境、背景来支撑。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念的含义,从而达到学会概念和运用概念的目的。如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一组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以下情境:鸟岛又名小西山或蛋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地,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筑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然后提问:该岛上全部红头雁组成了什么?该岛上的一颗红草属于什么?整个鸟岛组成了一个什么?该岛上全部鸟构成一个种群吗?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并运用概念。�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