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有效梳理] 高中18个文言虚词解释

时间:2019-06-19 04:58:3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高考《考试大纲》中例举的18个虚词,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和应试的障碍。怎样有效地梳理18个虚词的常见用法?教师可从梳理常考虚词和常考义项、用法,辨析虚词的易混点,注意虚词用法的标志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构建虚词知识网络,进而做好虚词题。
  [关键词]高考;文言虚词;重点梳理;常考义项;易混点;用法
  高考《考试大纲》中列举的18个虚词,虽然个数不多,但因为虚词用法灵活,往往成为学习和应试的障碍。虚词学习要有必要的语法知识――最基础的汉语词性和句子成分知识,而这往往是学生的“软肋”。因此,不少学生学习虚词只能凭感觉,学得一头雾水。可以说,18个虚词的学习与备考效果决定于虚词的有效积累与迁移。
  那么,怎样更有效地梳理18个虚词的常见用法?尤其是对于高三学生的文言文备考来说,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构建虚词知识网络,进而做好虚词题?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体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有效梳理,以达到纲举目张、有的放矢、举一反三的功效。
  一、重点梳理常考虚词和常考义项、用法,达到学有重点的目标
  笔者对2011年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中涉及虚词考查点(含虚词辨析和翻译中涉及的虚词)作过统计,其频率高的依次为“以”11次、“而”8次、“之”7次、“其”6次、“为”7次、“于”6次、“则”5次,出现频率低的有“与”1次、“焉”2次、“所”4次、“因”3次、“也”2次、“乃”2次、“且”3次。这与笔者对2009、2010年两年的各省市文言虚词考查的统计结果相类似(以上统计仅供参考)。这样一来,学习重点与备考重点一目了然。常考虚词之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原因有二:一是这7个词“以”“而”“之”“其”“为”“于”“则”用法很灵活,二是命题可以很好把握区分度。我试着对每个常考虚词的常考义项、用法作过统计,也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比如“以”,考查较多的是作承接、修饰、目的用法的连词和作介词用的“来”“用”“拿”“凭借”等义项;“其”常考义项是作代词用时的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区别,以及作各种语气副词的区别;“之”常考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的各类标志,等等。而一些出现频率较低的虚词的考查较为单一,比如“与”主要考查作介词和连词“和”的区别,“所”主要考查“所字结构”和作被动的标志。这样的梳理,不管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与备考,都大有裨益。
  二、注意虚词的易混点辨析,抢占区分度的制高点
  虚词的考查历来被视为一道难题,得分率一般不高。命题者往往就是在一些易混点用法上作文章造成干扰。比如,2011广东卷“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中对“以”的考查,前者为“凭借”,后者表顺承关系(与表修饰关系易混);2011江西卷“上贤而释之”“令人有大功而击之”中对“而”的考查,前者为顺承关系,后者表转折关系;2010江西卷的“而”考查,“拔剑撞而啖之”“于是又请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的“而”作顺承关系和修饰关系的区别,此处均为表顺承。这就是易混淆的地方,“而”“以”连接两个动词时有顺承关系和修饰关系,顺承表两个动作的先后发生,修饰则是动作的伴随或方式。如果将这些易混处讲明,学生就很容易辨认。
  比如,“之”作助词用时的各种标志的区分:“的”,主谓间取得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标志,如“夫晋,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之”是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子而思报父母之仇”(“之”放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的”)。如此可以教给学生必要的句子成分分析法。教师授课就要抓牢这些“牛鼻子”,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注意虚词用法的标志,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或相关用法猜想
  学生做虚词题对于用法的辨别,囿于相关语法知识的缺陷或者对相关课文的不熟悉,往往陷于随便乱猜、撞大运的境地。因此,有必要教给学生相关虚词的标志,以便在做题时能猜想其用法,进而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也”有很强的位置标志,放句中往往是表停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放句末则表各种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置于句中,表停顿,无实义),“雷霆乍惊,宫车过也”(“也”置句末,表语气,此处为判断语气)。“焉”“乎”放在拟声词或形容词后作词尾,无实义,如“飘飘乎,如遗世之独立”“盘盘焉”。“之”放时间之后作为音节衬词,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可以说,前两点是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知识网络,避免死记硬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后一点是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标志,进而运用标志来解题。教师在教授文言虚词时,就要做此类“减法”工作,这样学生学习和应试时才能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 王 芸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