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我国大学教育现状

时间:2019-06-12 05:00:5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近年来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CNKI中1993~2009年以“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公开发表文章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 CNKI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8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无疑,重点高校特别是“985”高校义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要实现这个规划目标,不仅需要国家各部门、重点高校的切实努力,而且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战略指导。本文对我国1993~2009年间CNKI检索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理论研究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期待对重点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一、统计的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样本来自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以“世界一流大学”为论文题目检索词,从1993年第一篇相关论文出现到2009年底共有718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517篇、相关新闻报道18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会议论文11篇。经筛选整理,最后得到与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287篇。
  1 文献的时间分布
  国内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始于1993年,但最初的研究比较薄弱,成果不多。1993年至2009年,共发表718篇,年均约42.2篇。纵观整个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1998年)为研究的起步阶段。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正式设立“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由设想转为现实。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较少,6年共计发表27篇。第二阶段(1999~2003年)为迅速发展阶段。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正式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1999年上半年教育部决定重点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使其迈向世界知名大学行列。至此,我国正式拉开了“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帷幕。为了进一步巩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果,各相关领域也都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量快速上升,5年共有文献270篇,是前一阶段的15.4倍。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为稳步探索阶段。这几年的研究文献数量保持稳定,其中2004~2009年,研究文献总数达到421篇。
  2 刊载期刊分析
  对287篇论文来源进行分析,共得出134种来源期刊,载文量在3篇及3篇以上的期刊有24种。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17种,CSSCI来源期刊有16种。刊载量最大的期刊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排名前24位的期刊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载文总数为137篇,占载文量总数的47.7%;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学术论文数达到总数的40.2%。这说明,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学术论文来源相对集中,且质量都较高。
  3 作者产量分析
  在287篇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论文中,发表2篇及2篇以上的作者有44位,表明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学者,有些学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这对促进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研究非常有益。但大部分作者都只发表过1篇相关文章,这说明在这个领域研究的核心学者还比较少,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更是少见。
  4 研究机构的省际分布
  对研究机构的省际分布进行分析可知,北京市分别有“211”和“985”高校24所、8所,相关学术论文84篇,居全国第一位: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等“211”和“985”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论文发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从课题成果数量看,在287篇学术论文中,涉及教育部、省市课题的论文共21篇,其中北京市7篇,居全国第一;湖北省3篇,次之;广东省、福建省各2篇,位居第三。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高校对世界一流大学研究较为关注,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实力和一批研究成果。
  5 研究热点分析
  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有助于让研究人员清楚这个学科理论基础的强弱,而论文的引用率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根据287篇学术论文中较高引用率(20次以上)的排行情况可知,在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中,涉及对外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规律和特征研究的有6篇,涉及到外国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启示的文章有3篇,说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初级阶段,在建设理念上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中定性与思辨的方法占主要地位,定量与实证的方法总量较少,其中感悟性思辨又是重中之重,实验和观察法基本上没有,说明我国学者在研究世界一流大学时方法较为单一,以思辨为主,缺少实证调查,研究结论的主观性太强,科学性和可信度不高。
  二、思考与建议
  1 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理论和创新政策研究,更好地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无疑需要强有力的创新理论支持和创新政策引导,但研究发现在此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还很多。从研究成果的数量看,从1993年第一篇“世界一流大学”研究论文出现以来,每年的学术论文都有增加,特别是“985工程”启动以来,学术界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建没问题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研究成果显著增长。但由于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间不长,研究文献数量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具有高度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整体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1993~2009年CNKI检索期刊中高等教育类的文献共有493 137条之多,而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论文仅有718篇,占0.15%。显然,对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来说,如此小规模的理论研究成果难以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作者的数量看,虽然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作者为数不少,但研究人员较为分散,大家、名家不多,而具有教育家战略思维、彰显中国风格、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则更加欠缺。换言之,我国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理论研究在发展进步,但仍不成熟,可拓展空间还很大,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还很多,研究队伍还需要不断壮大。未来十年,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加快,重点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创新理论支撑和创新战略指导,因此,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系统性创新理论和创新政策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2 要善于把国际经验研究与一流大学建设相结合,多 学科、多视角、多纬度地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道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更需要结合中国历史、制度和实际开展研究,大胆探索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特色化建设之路,其中要特别强化多学科、多视角、多纬度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问题和内容较多,不仅涉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内涵、标准,还包括具体的建设途径和方法等。从研究的角度看,一些学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将国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案例引进国内,但大部分研究是介绍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缺少阐释“中国式道路”的创新性研究。从文献统计情况看,在研究主题的选择上,重复现象时有发生,研究集中于一般性概念解释及综合性改革建议,而对于改进措施,大多停留于对师资、课程建设等表面或浅层次问题的分析上,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时代性、针对性、特色性。从研究方法看,已有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多偏向或侧重于定性研究、感悟性研究、思辨性研究,而实证研究则较少,多数研究结果不具普遍性,可行性、操作性不强。从学科角度看,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开展研究的较少,绝大多数研究属于教育学领域,使得研究结论过于单一、雷同。正如潘懋元教授所指出的,现在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单凭普通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已不能满足研究需要,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势在必行。因此,我国学术界要高度重视从多学科角度来思考和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问题。
  3 重点高校要大力加强自身战略和建设策略研究,要善于把自身建设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科学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我国的重点大学,特别是“985”高校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这些高校,一方面要大胆探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战略和创新政策研究,要善于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显然,在国际一流大学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那种指望和依靠他国或别人的理论研究来指导自身的建设,既有损尊严,也不合时宜,更难以产生实际效果。通过对多产作者的身份分析可知,这些作者大多为高校行政领导或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这两类群体的研究相互配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行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该研究领域的多产作者过少,一定程度上表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高端研究团体,研究呈“散点状态”,且大部分研究只停留于表层,真正深入研究的高水平学者并不多。第二,不少高校行政领导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建立在自己的工作经验基础之上的,缺少客观数据的支持;一部分专业人员的研究只是建立在吸收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研究数据的对比分析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透彻了解,实践指导意义并不大。第三,研究群体地域分布不均。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相关论文大多分布在“985”和“211”高校云集的几个省、市、自治区,但一些少量分布有“985”和“211”高校的省市却鲜见研究成果。显然,这不利于当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因此,重点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加强理论研究,尤其要善于把自身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以巩固自身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可以说,这不仅是重点高校科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我国高校参与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新才)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