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提高教学效果_优化教学效果

时间:2019-02-10 04:55:2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解答学生的提问,还要巧妙地向学生提问。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做情感的双向交流。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而课堂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实施。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做一探讨。
  一、要把握提问的“适度”
  适度的提问容易让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所以教师设问时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不能是为提问而提问。不久前听了一节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古代科技典范》,老师一共提了26个问题,回答问题的学生多达39人,问题一个接一个,从“四大发明是什么?”“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优点?”“火药有哪些成分组成?”……一直到“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回答的学生也是一个接一个,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又能有几个学生有所收获呢?
  在课堂上,教师忙着发问,用一些过于肤浅、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用一些只有唯一的答案的问题带着学生朝着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了自己,没有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法,淹没了教学重点,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提问的数量一定要适度,不能过于频繁。
  二、要注意提问的“梯度”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提问难度往往过难或者过易。过难,问题的难度就可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则会造成学生答非所问,摸不着头脑;而问题太易,则缺乏提问的价值和意义,起不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此外,班级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一,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在教学提问的难度上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梯度,也就是要给他们铺设便于上升的“阶石”。
  比如在上九年级的《东西部差异与互补》时,为了突破东西部为什么要互补这一难点,出示了《人才招聘现场》之后,老师提问: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认为现在西部开发还需要哪些条件?
  3.国家应怎样帮助西部搞建设?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你能够为西部发展做些什么?
  这样的设问就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从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评价――践行,从易到难,一步步进行启发,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基础好的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让学困生“踮起脚跟也能摘上桃子”,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会大大提高。
  三、要注重提问的“效度”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任何有效教学的基础是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老师设问时要考虑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效果,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提问时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不着边际、大而空的提问,不然会使学生“如坠云里雾中”,思维受到阻滞,不仅起不到提问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如某老师上《一国两制》时,播放了一段香港回归的视频后,提出两个问题:“一国两制的设想的提出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而视频中根本归纳不出问题的结论,而且因为学生没有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除了觉得好看以外,无需动脑去思考老师要学生看这段视频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使用视频这个情境是无效的或者教师的设问是不适当的。
  所以,在课堂上,要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四、要注意提问角度的“新颖”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有新颖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
  有位教师在教《发现新大陆》这一课,不是直接向学生提问“哥伦布怎样发现新大陆?”而是设计了一个活动,“假如你是哥伦布,在你带着西班牙国王的重托去开辟新航路时,你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带去哪些物品?”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去思考,去假设。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打开,学生也乐于思考,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思考的快乐。不久前听了一节《游衢州,品美食,谋发展》(乡土教材),听到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两个问题。执教老师问:“你认为衢州最值得向游客推荐的景点是哪个?你推荐的理由是什么?”老师的一个问题,马上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在学生各色的推荐景点和理由中,不由自主地完成了课堂的第一个教学任务“游衢州”。这样的提问设计,比直接的设问“衢州有哪些有名的风景点”更顺畅、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讲到衢州最有名的小吃“兔头”的时候,老师问道:“你知道衢州是怎么兴起吃兔头的吗?”(展示若干材料)回顾这段历史,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个设问,让学生通过材料顺理成章地领悟出了衢州的发展历史、衢州精神、衢州人身上所拥有的优良品质。比起直接提问:“我们衢州人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更胜一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能够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要注意问题设计的“严谨”
  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科学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而课堂提问的严谨性则是影响提问科学与否的重要因素。
  如某老师在上七年级《季风的影响》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P53页图3-16《中国的气候类型》的图片,提问:“影响我国东部的是哪种气候类型?这样的气候类型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一下子就蒙了:影响我国东部的气候类型就一种吗?不是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吗?怎么是“哪种”呢?是该回答季风气候呢?还是该回答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是温带季风气候?看到学生迷茫的样子,老师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用语不够科学,改问为:“影响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学生马上就释然了,马上回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可见,课堂提问应该明确具体,可使学生轻松地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口。相反,模棱两可或不切合实际的提问,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接着在回答“这样的气候类型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影响?”的时候,学生又困惑了,因为这种气候类型只对我们南方地区产生影响,而不是“我国”。所以,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的科学性,若能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能由此到彼,由因到果,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使教学设问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设问,能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与社会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历史与社会王国里遨游;好的设问需要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做有心人,设问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肖刚.《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2.晨曦编著.《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安徽人民出版社
  3.《教育情报参考》.2004年第9期
  作者单位: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