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法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式教学法

时间:2019-02-10 04:46:2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的心、形体、协调性及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培养能力
  
  前言:传统的体育教学程序分为“讲解示范――学习掌握――强化练习”三个步骤,这一教学过程,虽然也能反映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统一性,但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既注重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形体、姿态、动作的训练,又注重行进间肩上投篮命中率的培养。经过教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金山中学初三学生,(1)班(实验班)与(2)班(对照班)。(1)班学生20人,(2)班学生20人,实验前对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有关指标进行测定与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
  ①对照实验法: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场地、内容、时数均相同,时间为半学期。对照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导学式”教学法。
  ②“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程序:示范与领做(启发诱导、动脑思考)――互学与讨论(自学摸索、相互交流)――解疑与精讲(重点示范、重点辅导)――练习与检查(学生自查、教师总评)。
  ③“导学式”教学法实施要点。“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法重心放在学生“学”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原则:学是主体,导是主线,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互学互练围绕动作的难点、疑点展开讨论。即活跃课堂的气氛,又激发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结果
  聘请在校实习教师对两班学生进行教学检查和考核评定(技评:主要评定其上下肢协调性,姿势、持球动作、出手动作。达标情况:主要评定其投篮准确性。身体素质:主要评定其协调性、灵敏性力量、速度等)从表1、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两个班“技评”与“达标”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两个班的情况基本相同。实验后两个班的“技评”与“达标”成绩具有显著性,实验班成绩均高于对照班。结果表明,通过“导学式”教学法,实验班学生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良好率也优于对照班。
  三、分析与讨论
  1.“导学式”教学法各教学环节的作用
  ①示范与领做:以准确的示范为先导,主要突出直观作用,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②互学与讨论:让学生自己练习,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相互学习、讨论,加深对动作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③解疑与精讲:教师根据学生自练和互练中出现的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评讲,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性细讲、示范,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④练习与评定:学生有重点地自学自练、互学互练,不断改善协调能力,提高动作质量;在学生参与评定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判断能力。
  2.“导学式”教学法的“导学”功能
  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导学式”教学是“导”与“学”的统一,其重心在学生的“学”上,在学生的互学互练过程中,确定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体优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跨世纪的高分高能人才。
  ②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导学式”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学生的互练当中得以提高,充分发掘了学生自身的潜能。
  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导学式”教学过程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讨论中,充分体验到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技术,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事实证明,“导学式”教学法,对篮球充满渴望的初中生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
  四、结论
  从教学实验中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上所需时间和精力消耗而言,不难看出“导学式”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能在教学计划的时间内较理想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广的必然趋势下,“导学式”教学法将被各门功课的教师看好,乃之实用。我们说通过先进的教学法,不仅能促使学生的心智和身体素质方面的良好发展,而且还能更好地培养自身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凌平.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思考,天津体育学院报.1998(1)
  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陈婕.“导学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武汉体育学院.1998(127)
  4.王伯英.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思考.校体育.1994(4)
  5.刘磊矗.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事业重心的转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5)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金山中学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