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让科学探究之花在生活中绽放]

时间:2019-06-11 04:52:1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强调了学生对周围鲜活问题的探究和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超越生活。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先前的知识与经验,将生活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走进课堂,有意识地挖掘相关的生活经验,以此为起点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怎样使科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老师。科学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创设了―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老师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糖水来解解渴。这儿只有几颗大冰糖,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糖水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把冰糖敲碎了再放到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用筷子搅拌。”……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鼓励学生敢于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例如在教学《溶解现象》一课时,学生通过试验知道块糖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教师不须: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为什么不自己试―・试你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呢?”于是学生兴趣高涨,收集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进一・步讨论,进行大胆猜测,设计实验。让他们将油、盐、面粉、砂、粉笔末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试验,通过自己试验
  可以找到提出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象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试验,在试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试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进行科学探究,让科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由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是任何一种方式或方法不可比拟的。
  三、探究形式生活化,教会学生善于探究,
  学习探究新知识是一堂课的重点。如何将重点内容变得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善于探究,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我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阳光下的影子》一课,这课是以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为重点内容的课文,如果在室内讲,无论怎么讲学生也不会明白。虽然他们对影子并不陌生,但没有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我把这次课安排在课外进行。首先,我在室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在玩过之后写一个以《我的影子》的小报告。报告的内容是:(1)你走到什么地方开始发现自己的影子了?(2)影子在什么方向?你能够让它改变方向吗?(3)你会把你的影子藏起来吗?(4)你会变化自己的影子吗?(5)你踩到别人的影子了吗?带着这个任务,学生来到了操场。在操场上,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并且学生之间还不时地交流。他们玩累了,就在操场上拿出自己的笔,完成了报告。这简直就是一堂游戏课。不用教师太多的讲述,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知识,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四、新知巩固生活化,实现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现本课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沉浮规律》以后,老师在巩固环节中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已经知识了钢铁在水里要下沉的,为什么钢铁做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问题提出后.者师用橡皮泥代替钢铁,在水中做了一个小船,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再如研究过《物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物体有热胀冷缩的规律。那么,为什么冬天水缸里的水结冰后会把水缸胀破的?一个实际性的问题,会马上让学生陷入深思。然后告诉学生,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受热遇冷都会膨胀。在解决这个生活化的问题的过程,不仅传授了知识,还教育了学生认识问题要全面性,不能干篇一律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使课堂、课外、生活、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知识,探究科学的机会
  五.课外活动生活化,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生活与科学结合。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例如在学习了《水的污染》后,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一下水的污染,让学生“耳闻目睹”身边污染的河流、湖泊中死去的鱼类,结合地方实际,让学生谈谈本地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认识《奇妙的指纹》后,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家庭成员的指纹档案。在学习《混合》单元后,学生发现我们身边更多的混合物,也知道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尝试去分离身边的混合物。学生会非常有兴趣的去做一份混合物,自己去调制一杯混合果汁。让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科学服务生活。
  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态度的培养还是来自生活。就让这朵科学探究之花在生活中尽情绽放吧!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