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性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

时间:2019-04-22 05:02:4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对教育而言,知识的传递,需要通过启发性的渠道来实现,否则课堂就可能成为知识灌输的平台,而不是知识创造再生成的平台。对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更需要如此。毕竟,高中化学是高等化学学习的过渡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凸现启发性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就需要营造出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让教师的启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实现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理想课堂效果。�
  一、看与做相结合,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或探索新的知识。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的逻辑思维下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将看与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进而更好地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氮的氧化物的知识时,教师为了启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先从一氧化氮中氮的化合价出发让学生推断其可能有的性质,然后接着再做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的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看到书面理论知识的同时,又亲自进行探索验证,这样无论学生推断是否正确,都会因为实验现象和结果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以不经水洗收集就可以得到较纯净的NO为目标,并要求学生画出实验装置图,最后可以让学生代表口头阐述其设计原理。�
  二、启发学生思维,自由生成�
  在启发式教学下,教师既不能偏离教学大纲,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知识的探索,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发散思维。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即习惯性地预设生成。也就是说,在课前就制定了各种教学环节,同时也设定了学生的回答和思维。这是一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很难启发学生的思维,很难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索空间和自由空间,对学生整体的学习素养起到负面的作用。�
  在新课改下,这种预设生成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一定的改变。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尝试以非预设生成的教学思路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课堂,而不是教师自己“设定”的课堂。�
  以笔者在一次关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的教学过程为例: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立即有大量气泡放出,经“带火星”木条检验,证明是氧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明显变成红色。
  在这过程中,笔者先是提问:“酚酞试液为何变红呢?”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有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对,”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在黑板上写下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然而,转瞬间烧杯中的红色消失了。许多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变红的溶液为什么又会褪色呢?”面对这样的疑问,笔者回答到:“这是由于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的缘故。”但此时有些学生又提出新的疑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澄清溶液应该是全部变成NaOH,加入酚酞,红色酚酞也会褪色,怎么可能存在过氧化钠固体呢?”学生的质疑,一下子就将笔者事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给打乱了。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打破惯性思维,决定采用启发式教学,由预设生成教学改为创造生成。通过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得出结论。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根据实验异常确定研究课题。教师随机变更教学环节,确定“Na�2O�2使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的研究课题。�
  第二,教师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猜想各种可能性,部分学生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有可能是产物中O�2的氧化性使溶液褪色。�
  猜想2:有可能是受生成物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影响。�
  猜想3:产生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使红色褪去。�
  猜想4:Na�2O�2与水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H�2O�2。�
  猜想5:……�
  第三,在学生进行活跃的猜想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实验方案的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根据自己的合理猜想,提出实验的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方案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氧气。�
  方案2: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做对比实验。�
  方案3:用冷却后的溶液做实验。�
  方案4: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前后,分别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总之,通过笔者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思考,同时也在课堂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既完成了理论上的学习,也完成了有效的知识探索。�
  �
  参考文献�
  [1]贺瑛.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化学教学,2006(7).�
  [2]凌月明.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